Category: Uncategorized

朱玉清博士入职信息安全系

欢迎朱玉清博士入职信息安全系。朱玉清博士是信息安全系首位90后新入职教师。他于2013年毕业于中科大获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学位,并与2018年年底获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博士学位。目前研究方向为密码学及应用。

沈超教授访问信息安全系并作学术报告

2019年1月9日,西安交通大学沈超教授访问信息安全系并在九教北303会议室作了题为“深度学习系统及其应用的安全浅析”的报告。信息安全系王伟老师主持报告会,信息安全系部分研究生和博士生参加了报告会。 深度学习技术引领的人工智能浪潮正在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深刻的技术变革,基于“深度学习+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为许多复杂任务(例如计算机视觉、无人驾驶等)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在某些特定领域其能力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人类。但是在美好蓝图之下,深度学习系统及应用在数据安全、模型安全和代码安全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智能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报告中,沈教授探讨了深度学习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分析深度学习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应用潜力,以及深度学习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与威胁。沈教授介绍了深度学习系统从数据输入,数据预处理,训练模型,应用这四个层面面临的相关安全风险和威胁。

智能交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召开2018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2018年12月14日上午,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智能交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红果园宾馆第四会议室举行。沈昌祥院士、郭世泽研究员、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陈性元教授、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马朝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薛锐研究员等11位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实验室全体成员以及部分计算机学院师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上,首先实验室主任韩臻教授介绍了参会人员并致欢迎词,欢迎和感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各位委员的莅临指导。随后实验室副主任刘吉强教授作实验室年度进展报告。报告从实验室介绍、研究方向及成果、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在各研究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探索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着重发挥智能交通与网络安全结合的实验室特色,加强成果转化。委员会各位专家随后对实验室一年来取得的进展进行评议和指导。各位专家在对实验室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几点重要的建议。在研究方向方面,突出发展智能交通和隐私保护的特色,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平台建设。在成果形式方面,加强标志性的学术创新和突破,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与落地。最后沈昌祥院士讲话,提到什么是大数据,如何用科学的体系结构来解决问题,指出要争创一流的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 本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对2018年智能交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实验室将再接再厉,弥补短板,突出优势,加强创新,继续做好下一年的工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静远副教授访问信息安全系并作学术报告

2018年5月3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静远副教授访问信息安全系并在九教北307b会议室做了题为”城市场景下的泛在数据挖掘”的学术报告。信息安全系王伟老师主持报告会,计算机学院部分研究生,以及信息安全系博士研究生及研一,研二研究生参加报告会并与王静远副教授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报告中,王静远副教授介绍了其研究小组基于浮动车GPS轨迹数据、手机定位数据等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进行的关于城市交通分析、城市人口识别、城市公共安全、城市规划与选址等方面的多项研究工作。报告的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同城市规划学科、城市地理学科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在跨学科领域应用的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报告会后,王伟老师及同学们与王静远副教授对其数据来源,交通流量预测中地图匹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信息安全系邀请陈性元教授做讲座

2018年4月19日下午两点计算机学院307会议室,北京密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性元教授为交大信息安全系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题目是:“网络空间对抗与密码保障”。

IMG_3684

 

18203C25-5031-4496-B5A4-C23A77868936

IMG_3697

陈教授结合国家实际需求,从全球格局出发,深刻对比了中美在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实施中的异同。报告非常精彩,会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会后,刘吉强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信息安全系将继续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走进交大,拓宽师生们的视野,形成良好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氛围。

陈乃月博士入职信息安全系

近日,陈乃月博士加入信息安全系。陈乃月博士于2018年1月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网络与安全、用户行为分析。她曾获得2017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奖学金”。 陈乃月博士的加入为我校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

信息安全系召开2017高水平研究生学术论文奖励大会

2018年1月18日下午两点,信息安全系高水平学术论文奖励大会在机械东301会议室举行。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吉强教授、信息安全系王健副教授和张大伟副教授,信息安全系博士生及研究生共 30 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信息安全系副主任牛温佳教授主持。 会上,刘吉强教授介绍了信息安全系设立高水平学术论文奖励的初衷,希望以此鼓励博士生和研究生能够发表更多高质量的论文,并且转达了韩臻院长对获奖同学的祝贺。同时,刘吉强教授还详细介绍了信息安全系实验室在各研究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近年来师资力量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培养状况,总结了2017年实验室的科研和建设情况,并且表达了对2018年的期望,希望信息安全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能更上一层楼。 最后,刘吉强教授亲自为获奖的李论、陈志、刘行、陈彤、白肖璇和刘京京五位同学颁奖。  

智能交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召开2017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智能交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召开2017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2017年12月13日下午,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智能交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7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红果园多功能厅举行。沈昌祥院士、管晓宏院士、郭世泽研究员、公安部一所于锐研究员、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陈性元教授、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马朝斌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李建华教授、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薛锐研究员等15位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实验室全体成员以及部分计算机学院师生参加了会议。 实验室主任韩臻教授首先介绍了参会人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沈昌祥院士为今年新增的学术委员会委员管晓宏院士、郭世泽研究员和于锐研究员颁发聘书。计算机学院蔡伯根院长致欢迎词,欢迎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各位委员的莅临指导。随后实验室副主任刘吉强教授进行实验室年度进展报告。报告从实验室介绍、研究方向及成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发展纲要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在各研究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近年来师资力量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培养状况。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围绕理论技术与行业需求,着重发挥智能交通与网络安全结合的实验室特色,加强成果转化。接下来实验室王伟教授,牛温佳教授和李强博士分别报告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委员会各位专家随后对实验室一年来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细致的评议。各位专家对实验室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几点中肯的建议。在研究方向方面,发挥我校优势,突出发展智能交通的特色,结合北京市交通发展规划的战略需求,聚焦典型应用场景,把现有研究方向与智能交通更紧密的结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队伍建设方面,人才队伍是团队建设的重点,内部培养和从外引进都是非常迫切且必要的。在成果形式方面,以需求为向导,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与落地。 本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对2017年智能交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为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为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等问题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实验室将贯彻这些指导精神,从学科建设、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凝聚智慧,加强投入,继续做好下一年的工作。

北京交通大学成立“金融信息安全研究所”

2017年10月31日,北京交通大学“金融信息安全研究所”正式成立,高志民博士任研究所所长,信息安全系张大伟博士任副所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金融科技引领的业务创新不断涌现,我国的金融产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FinTech与RegTech融合技术在敲打着传统金融服务的大门的同时,也对金融业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北京交通大学金融信息安全研究所成立恰逢其时,对联合产业力量,推进金融行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北京交通大学金融信息安全研究所将本着“服务行业、校企联合、协同创新”的精神,借鉴国内外金融业的前沿实践,结合我国金融行业特点,在包括金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金融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网络威胁情报共享技术、区块链技术、金融安全标准和政策研究,金融科技与风险治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期望为我国金融行业的网络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首届数据智能与安全国际会议征文 (ICDIS’18)

我系教师作为会议技术共同主席组织首届数据智能与安全国际会议 (ICDIS’18)。首届会议将在美国休斯顿南部的South Padre Island中举办。所有会议录用论文将发表在IEEE Xplore中,部分优秀论文经扩展之后将受邀发表在一序列的高水平期刊中(期刊列表将近期更新)。具体征文信息如下,欢迎投稿。 CFP: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ICDIS’18) Data intelligence and data security are two closely related views, with data management serving as the base for both data intelligence and data security.…

牛温佳教授入职信息安全系

近日,牛温佳教授入职信息安全系。牛温佳2010年毕业于中科院计算所获博士学位,2010-2013年在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2013年至今任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他的研究方向为网络空间安全、内容安全。

杨义先教授来校做《安全通论》专题报告会

2017年4月20日下午,“与大师面对面”名师讲坛活动邀请北京邮电大学杨义先教授作了题为《安全通论:刷新你的安全观》的专题报告会。报告会由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吉强教授主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信息安全系部分老师、研究生与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杨义先教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安全通论》的基本理念,适用于包括网络空间安全在内的所有安全问题的理论基础。随后简单介绍了香农的学术贡献和涉及领域,并且通过对信息论、控制论、博弈论等经典理论的介绍类比引出了《安全通论》。杨义先教授表示安全通论是一块金矿,值得人们为之探索。接着,杨义先教授介绍了安全通论的一些应用成果,提出了纳什均衡这一新的安全状态,提出并证明了有限系统“不安全熵”的趋势定理,表明安全应该是一个体系,这些理论都将刷新人们的安全观念。最后,杨义先教授又通过安全经络、安全攻防、黑客和红客这四个篇章详细介绍了安全通论的具体内容。杨教授的演讲贴合当代安全界的主题,一些新颖的观点赢得台下师生阵阵掌声。 报告会现场气氛活跃,参会老师和学生纷纷表示此次报告会不仅全面学习了安全通论的理念,还开拓了视野受益匪浅,更对以后科研工作方向有了更新的目标。相信,这是一个尚未开发的金矿,一定有许多重要成果在等待大家! 报告题目:安全通论——刷新你的安全观 报告内容:彻底刷新安全观念,以仙农《信息论》、《控制论》、《概率论》和《系统论》等为工具,试图建立一整套,适合于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理论,称为《安全通论》。希望该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将有助于改变目前安全界“工匠式思维”的现状,为“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提供统一的基础理论,促进安全学科的全面提升和迅速发展。本报告通过揭示安全、攻防、黑客和红客等的实质,奠定《安全通论》的四个基石。希望通过本报告,吸引更多同行进入这个新开发的“金矿”,更希望《安全通论》早日成长,快速发展。 报告者:杨义先,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导师、首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信息安全”)带头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科研、教学和成果转化工作,在国际四大学术名刊《PNAS》、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等顶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稿论文。曾获得荣誉: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刘吉强教授获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博士生邱硕及本科生许玥获网络安全奖学金

近日,信息安全系刘吉强教授获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专项基金“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信息安全系博士生邱硕和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专业本科生许玥获“网络安全奖学金”。 2016年,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的指导下,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专项基金举行了“网络安全人才奖”、“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等评选活动。评选活动经过中央有关部门和院士推荐,组织专家评审,并进行公示,最终评选出网络安全杰出人才1名、优秀人才10名、优秀教师8名,分别对他们进行100万元、50万元和20万元的奖励。其中信息安全系刘吉强教授荣获首批“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 在中央网信办指导下,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专项基金还设立了“网络安全奖学金”,每年奖励网络安全本科生和网络安全研究生若干名。网络安全本科生是指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信息对抗技术、保密管理、网络安全与执法、密码等专业的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网络安全研究生指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方向的在校全日制研究生。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别奖励5万元和3万元。在近期结束的公示结果中,信息安全系博士生邱硕和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专业本科生许玥荣获首批“网络安全奖学金”。 相关链接:19人获表彰,他们是互联网安全领域精英,个个身怀绝技  

北京交通大学与启明星辰成立“安全管理与态势分析联合实验室”

2016年11月10日,北京交通大学与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全管理与态势分析联合实验室”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保密学院举行。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保密学院常务副院长韩臻、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吉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浩业以及信息安全系领导,启明星辰副总裁及泰合产品本部负责人吴俣、张颖等相关领导出席成立暨揭牌仪式。 在成立会上,北京交通大学刘吉强教授介绍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信息安全系的学科建设、科研方向与成果;启明星辰泰合产品本部产品总监叶蓬介绍了启明星辰集团概况、泰合产品本部布局和泰合安全管理平台技术架构,并列举了合作技术方向。 接下来,双方领导就联合实验室成立发表致辞。启明星辰副总裁吴俣回顾了启明星辰成长历程,表示集团发展到今天国内信息安全市场领导者位置离不开持续的核心技术积累和紧贴客户需求的产品研发。随着信息安全的深入发展,亟需进一步进行关键技术的攻关,需要更大量的安全人才资源的投入。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浩业表示,北京交通大学与启明星辰的合作是强强联合,能够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通过协作共赢的方式,共同促进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双方此次合作是一个开端,以此为契机,定能碰撞出更丰富的合作机会。 最后,由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保密学院常务副院长韩臻与启明星辰副总裁吴俣共同为“安全管理与态势分析联合实验室”揭牌。 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为计算机学院以及信息安全系带来更多的工程与实践思维,打通产学研,为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助力。 关于启明星辰与泰合 启明星辰作为中国信息安全行业的领航企业之一,拥有完整的网络安全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在政府、电信、金融、能源、交通、军队、军工、制造等国内高端企业级客户青睐的品牌。 启明星辰专门成立了泰合产品本部负责大数据安全分析领域及泰合系列安全管理类、审计类和流安全分析类系统的研发、咨询、项目实施与运维。泰合产品本部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设有研发中心。从2008年至今,启明星辰的泰合安管平台已经连续8年位居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