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wangwei

我系刘吉强牵头项目,王伟承担课题,童恩栋、李超、王健承担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智能系统可信任机理与关键技术”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1月8日,由北京交通大学牵头,刘吉强教授负责的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专项项目“城市智能系统可信任机理与关键技术”项目启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 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专项一处处长衣丰涛、项目主管王尧,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余祖俊、科技处处长荆涛、副处长王冬梅、计划财务处副处长刘晓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蔡伯根、副院长李浥东、国家保密学院常务副院长韩臻等参加启动会。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进军(责任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事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张文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教授级高工石友康、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黄涛、住建部规划管理中心研究员杨柳忠等6位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参加会议。同时与会的还有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陈性元教授、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孙利民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祝烈煌教授等3位项目顾问专家,以及财务专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高级会计师高莲。 智慧城市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是全球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可信任及安全、隐私等问题。本项目针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对可信智能系统服务需求,突破动态可信认证、多智体系统决策、数据非共享聚合等难点,促进数据共享、提高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在智慧民生众包服务、消费者隐私保护和商品安全防伪服务等方面开展应用示范,实现智能化和精准化的城市管理。项目共设置五个课题,分别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示范。项目总经费3633万元,其中国拨经费1633万元。项目周期为3年。 会议首先由荆涛主持。余祖俊致欢迎词并代表学校对与会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对学校相关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勉励项目组攻坚克难,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 工信部产业发展和促进中心衣丰涛从技术实施、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希望各承担单位紧密协作,实事求是,共同推进项目完成。 后续会议由责任专家王进军主持。王进军简要介绍了项目指南的编制思路,并希望专家组成员共同努力,为项目执行起到引导作用;希望项目组成员通力协作,在应用示范上真正切实体现研究成果。 项目负责人刘吉强作项目的主题汇报,介绍项目概况、目标及课题设置、标志性成果、课题与任务分解、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制、资金管理等内容,并重点介绍项目实施方案和里程碑计划。刘吉强最后表示,承担本项目任重道远,项目全体成员一定不辱使命完成好该项目。 总体专家组、顾问专家组以及财务专家从技术层面、重大项目管理协调方面都提出了非常中肯和可操作的建议,特别是对项目实施方案的落地和衔接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并期望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升对可信城市智能系统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最后,蔡伯根作总结发言,强调可信对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地位,本项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同时希望项目按照“整体性、落地性、标志性”进一步做好实施和推进工作,学院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推动项目按期完成。 此次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项目的研究工作已正式全面进入实施阶段,项目组全体合作单位与成员一致同意,将按照既定的实施方案,通力合作、齐心协力,共同按项目任务书和既定目标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拟定的各项任务。 参加本次启动会的还有各个课题负责人,包括北京大学副教授边凯归、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信民、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诚、武汉光谷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岩松,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中科红软(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光谷联合集团有限公司、达疆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0家参与单位共30余人。我校作为项目牵头单位,还将承担课题二并参与课题一的研发,主要人员包括课题二负责人王伟,课题二项目骨干童恩栋、李超、王健,以及课题一项目骨干金一。

信息安全系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拨经费1633万元)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函,通知由信息安全系刘吉强教授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城市智能系统可信任机理与关键技术”已批复立项。该项目总经费363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1633万元,执行周期为3年。 智慧城市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是全球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可信任及安全、隐私等问题。本项目将针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对可信智能系统服务需求,突破动态可信认证、多智体系统决策、数据非共享聚合等难点,促进数据共享、提高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在智慧民生众包服务、消费者隐私保护和商品安全防伪服务等方面开展应用示范,实现智能化和精准化的城市管理。项目共设置五个课题,分别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示范。 其中,课题二由王伟教授主持,王健副教授、李超博士和童恩栋博士分别负责其中的三个任务(子课题);金一教授负责课题一中的一个任务(子课题)。项目参与单位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科大、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光谷联合集团有限公司、达疆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信息安全系举办客座教授聘书颁发仪式:李罡受聘客座教授

2019年10月23日下午2点,客座教授聘书颁发仪式在机械东301会议室举行。保密学院常务副院长韩臻教授为澳大利亚Deakin大学副教授李罡老师颁发了北京交通大学客座教授聘书。韩臻院长表示,聘请知名学者专家作为客座教授,是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希望信息安全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能够有所进步、有所建树。李罡老师也表达了对未来学术合作的信心,未来合作成果可期。

段莉博士加入信息安全系

欢迎段莉博士入职信息安全系!段莉于2016年获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学位,2019年7月在北京科技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李超博士入职信息安全系

欢迎李超博士入职信息安全系!李超于2013年获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信息科学博士学位。目前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李琼入职信息安全系

欢迎李琼入职信息安全系。李琼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目前她负责重点实验室及信息安全系的部分管理工作。

朱玉清博士入职信息安全系

欢迎朱玉清博士入职信息安全系。朱玉清博士是信息安全系首位90后新入职教师。他于2013年毕业于中科大获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学位,并与2018年年底获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博士学位。目前研究方向为密码学及应用。

沈超教授访问信息安全系并作学术报告

2019年1月9日,西安交通大学沈超教授访问信息安全系并在九教北303会议室作了题为“深度学习系统及其应用的安全浅析”的报告。信息安全系王伟老师主持报告会,信息安全系部分研究生和博士生参加了报告会。 深度学习技术引领的人工智能浪潮正在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深刻的技术变革,基于“深度学习+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为许多复杂任务(例如计算机视觉、无人驾驶等)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在某些特定领域其能力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人类。但是在美好蓝图之下,深度学习系统及应用在数据安全、模型安全和代码安全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智能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报告中,沈教授探讨了深度学习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分析深度学习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应用潜力,以及深度学习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与威胁。沈教授介绍了深度学习系统从数据输入,数据预处理,训练模型,应用这四个层面面临的相关安全风险和威胁。

智能交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召开2018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2018年12月14日上午,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智能交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红果园宾馆第四会议室举行。沈昌祥院士、郭世泽研究员、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陈性元教授、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马朝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薛锐研究员等11位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实验室全体成员以及部分计算机学院师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上,首先实验室主任韩臻教授介绍了参会人员并致欢迎词,欢迎和感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各位委员的莅临指导。随后实验室副主任刘吉强教授作实验室年度进展报告。报告从实验室介绍、研究方向及成果、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在各研究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探索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着重发挥智能交通与网络安全结合的实验室特色,加强成果转化。委员会各位专家随后对实验室一年来取得的进展进行评议和指导。各位专家在对实验室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几点重要的建议。在研究方向方面,突出发展智能交通和隐私保护的特色,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平台建设。在成果形式方面,加强标志性的学术创新和突破,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与落地。最后沈昌祥院士讲话,提到什么是大数据,如何用科学的体系结构来解决问题,指出要争创一流的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 本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对2018年智能交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实验室将再接再厉,弥补短板,突出优势,加强创新,继续做好下一年的工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静远副教授访问信息安全系并作学术报告

2018年5月3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静远副教授访问信息安全系并在九教北307b会议室做了题为”城市场景下的泛在数据挖掘”的学术报告。信息安全系王伟老师主持报告会,计算机学院部分研究生,以及信息安全系博士研究生及研一,研二研究生参加报告会并与王静远副教授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报告中,王静远副教授介绍了其研究小组基于浮动车GPS轨迹数据、手机定位数据等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进行的关于城市交通分析、城市人口识别、城市公共安全、城市规划与选址等方面的多项研究工作。报告的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同城市规划学科、城市地理学科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在跨学科领域应用的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报告会后,王伟老师及同学们与王静远副教授对其数据来源,交通流量预测中地图匹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信息安全系邀请陈性元教授做讲座

2018年4月19日下午两点计算机学院307会议室,北京密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性元教授为交大信息安全系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题目是:“网络空间对抗与密码保障”。

IMG_3684

 

18203C25-5031-4496-B5A4-C23A77868936

IMG_3697

陈教授结合国家实际需求,从全球格局出发,深刻对比了中美在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实施中的异同。报告非常精彩,会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会后,刘吉强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信息安全系将继续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走进交大,拓宽师生们的视野,形成良好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氛围。

陈乃月博士入职信息安全系

近日,陈乃月博士加入信息安全系。陈乃月博士于2018年1月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网络与安全、用户行为分析。她曾获得2017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奖学金”。 陈乃月博士的加入为我校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