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信息安全系所建设的“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历史与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历史可追溯至2001年,为响应信息安全的人才需求,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成立了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中心,开始在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机软件理论专业招收信息安全方向硕士生。2003年自设信息安全二级学科,正式成立信息安全专业,并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2008年获信息安全学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2012年评估为优秀。2011年成立信息安全系,开始系统化地开展信息安全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同时,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涵盖本科和硕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2016年“网络空间安全”获批成为全国首批(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并快速发展时期。2019年获得“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同年获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承担“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学科方向上的建设工作。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信息安全专业获批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学科面向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紧密围绕智慧交通安全特色,已形成3个稳定的学科方向,包括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和应用安全。目前,本学科参与建设2个国家级平台(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智能交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本学科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面向北京市建设发展需求,已逐步发展并建设成为了集理论、技术和应用平台一体化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网络空间安全研究和硕博研究生培养基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和人才培养环境。

学科方向:

针对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特别是智慧交通关键基础设施的信息安全防护,本学位授权点已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行业背景的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和应用安全3个较为稳定的学科方向。

系统安全主要研究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架构,重点研究智慧交通控制系统及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架构,操作系统安全,可信计算,泛在系统和计算单元的漏洞挖掘与分析,恶意代码分析与检测等。

网络安全主要研究网络入侵检测,网络风险分析和态势感知,密码协议设计和分析,社会工程学,社交网络内容传播规律、发现、预测、追踪和响应等。

应用安全主要研究信息精准保密与防护,智慧交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区块链安全防护,大数据协同安全,可信人工智能等。

服务国家及影响:

本学科立足智慧交通与安全的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面向国家和北京市建设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铁路总公司重大课题等多项课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已应用在包括轨道交通、智慧交通安全、智慧城市等国内不同行业中。这些工作在服务国家和行业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挥智库作用和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信息安全系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安全系目前有22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全方位育人,2017-2019期间共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73人,博士研究生17人,生师比为2.25。近3年来博士研究生录取生源平均85%以上来自985、211高校。硕士研究生近年报录比基本上维持在3:1,录取的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比例保持在50%以上,录取来自 985、211 高校的人数逐年增加,2019年达到72%。博士生和硕士生奖助学金覆盖面达到100%。有3位硕博生获得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网络安全优秀研究生奖学金”(5万元)。

信息安全系承担着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专业2个本科班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每年培养近60名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及40名硕士生。在读博士生30余名。近年来,80%的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大部分研究生毕业都在政府部门、央企及主要的高科技IT公司就职,如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公安部、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百度、阿里巴巴、腾讯、IBM等。近4年来所有的全日制在校博士生都有在国外访学至少一年的经历。

(2021年3月更新)